服务客户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

来源: 2013-08-09 查看: 3067

摘要:     以下是在小麦上发生的主要病害,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全蚀病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特别在中原小麦主产区呈扩散趋势,以下是这几种病害的发病症状及防治建议办法,仅作参考,具体情况以当地实际为准。     1、
    以下是在小麦上发生的主要病害,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全蚀病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特别在中原小麦主产区呈扩散趋势,以下是这几种病害的发病症状及防治建议办法,仅作参考,具体情况以当地实际为准。     1、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又称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病残体侵染所致,主要引起苗枯、穗腐、杆腐。小麦抽穗期至开花末期是赤霉病最有利的侵入时期,在降雨或空气潮湿的条件下,子囊孢子成熟并散落在花药上,经花丝侵染小穗发病。从调查情况看,在此期间,凡是雨前防治的发病都较轻,雨后补救性防治的效果都很差。     赤霉病防治:     防治时间:小麦齐穗后开花初期进行首次喷药防治;在常年重发区及今年抽穗至开花期高温高湿气象条件特别适于发病的地区,应隔7~10天再进行第二次喷药防治。     使用药剂:80%多菌灵超微粉每亩50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100克,也可用25%氰烯菌酯悬乳剂每亩100毫升。每次施药对水量为每亩30公斤。施药需抢在雨前进行,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施药关键时期遇雨,应于雨停间歇时喷药。     2、小麦条锈病     俗称“黄疸病”, 是小麦锈菌的夏孢子循环侵染所致。发病初期,在叶片、叶鞘形成鲜黄色或红褐色粉疱,后期表皮破裂,出现锈褐色粉状物。锈菌的孢子堆使小麦叶片等表皮破裂,导致蒸腾量加大,灌浆不良,籽粒秕瘦,千粒重下降而减产。该病在春季温度在10-20度,湿度非常大即多雨潮湿天气容易爆发。     条锈病防治:     小麦拔节或孕穗期病叶普遍率达2%-4%时,开始喷洒20%三唑酮乳油或12.5%特谱唑(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于晴天下午喷施,严重地块可隔7-10天重新施药喷治。     3、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主要侵害小麦的叶片和叶鞘,发病严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该病发生适温15~20℃,相对湿度大于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少雨地区当年雨多则病重,如连续降雨能够冲刷掉表面病菌,病害反而减缓。
上一条: 下一条:
版权所有:鲁西集团 鲁ICP备10203139号-2
x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