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票”工作法,采样安全的密码
来源:质检中心 董思深
2025-11-24
查看: 14
摘要:清晨的质检中心实验室里,仪器设备的嗡鸣还未响起,采样员已穿戴好防护装备走向罐区,他们承担着全厂生产原料的“质量初筛”重任,每日需对甲醇、苯、硫酸等十余种大宗危化品开展采样检验,每一份样品的合格与否,都直接关系着后续生产的质量底线。
清晨的质检中心实验室里,仪器设备的嗡鸣还未响起,采样员已穿戴好防护装备走向罐区,他们承担着全厂生产原料的“质量初筛”重任,每日需对甲醇、苯、硫酸等十余种大宗危化品开展采样检验,每一份样品的合格与否,都直接关系着后续生产的质量底线。
看似常规的采样流程,实则暗藏重重风险。从采样前的人员防护检查、运输车辆熄火状态确认,到静电消除装置是否启用;从采样中工器具的规范使用、海底阀与根部阀的关闭,到采样后平台伸缩梯的回收、静电接地线的拆除……20余个操作节点环环相扣,任何一步的疏忽都可能成为安全隐患。同时采样频次高、危化品种类杂、人员车辆流动频繁,让这条“安全链”始终紧绷。
“必须把‘人’的不确定性降到最低。”质检中心收样取样班翻遍了近几年来的操作记录,结合各类样品采集流程和规范要求,在完善现场监督机制,全时段监控操作基础上,梳理总结工作实践经验,制定了一套采样“唱票”工作法。将采样全流程拆解为12个必查环节,制成标准化执行表单。每次采样前,采样员手持表单,像“念台词”般逐条口述检查内容:“防护手套无破损”“车辆已熄火”“静电接地线连接牢固”……每完成一项便划上醒目的“√”。若某一步不符合规范,立即暂停作业纠正;未整改到位,绝不允许进入下一环节。
这套“口述+确认”的简单方法,却成了阻断风险的“铜墙铁壁”。推行半年来,防护缺失、阀门未关、梯子滞留等问题同比下降82%,运输车辆违规操作现象基本清零。如今的采样现场,常能听到此起彼伏的“确认声”,这不是刻板的流程,而是用最朴素的方式,把安全刻进每一个动作里。
从被动守牢“风险点”到主动织密“安全网”,质检中心的采样员们用一套唱票工作法,让危化品采样这道“必答题”,答得更稳、更安心。